最近A股有两则新闻挺出圈的。
一个是上证指数突破3600点之后,又创下了年内新高。 另一个是A股的融资融券余额(也就是常说的“两融”)突破2万亿。要知道,上一次两融余额站上2万亿,还是2015年那波“杠杆牛”的时候。这个数据一出来,还是唤醒了不少人的牛市记忆。
这时候我就发现了一个特有意思的现象。
手上有仓位的朋友,聊天记录里全是纠结:
市场什么时候见顶?要不要先落袋为安?
而被这轮“赚钱效应”吸引过来的小伙伴,则更急着问:
现在上车还来得及不?哪些还能加仓?
其实,不管是持仓的还是想进场的,都在问同一个核心问题:
现在的A股,到底贵不贵?
展开剩余91%其实,判断股市“危不危险”,普通投资者也可以有简单的方法。有一个实用的参考指标,能帮我们大概摸个底,那就是:
股债性价比。
01
股债性价比怎么用?
股债性价比,简单理解,就是把股票和债券放在一起PK,看看谁更加划算,性价比更高。
它还有个专业的名字,叫做“风险溢价”。计算公式也不复杂,就是用指数市盈率的倒数,减去十年期国债收益率,得出来的差值,就是当下市场的股债性价比。
这个数值越高,说明和债券比起来,股票的“潜在回报”更有吸引力;反过来,数值越低,就意味着股票相对债券没那么划算,甚至可能有点“虚高”了。
一般来说,风险溢价在“历史均值+1倍标准差”以上的阶段,股票就进入了高性价比阶段,可以“捡漏”;而当风险溢价跌破“均值-1倍标准差”,那就得悠着点,加仓前多打几个问号。
图:万得全A近十年风险溢价(%)
数据来源:Wind,截至20250808
以万得全A为例,过去十年风险溢价的中位值是2.64%。我们看图会发现一个规律:
当风险溢价超过“历史均值+1倍标准差”(红框时段),后面往往跟着一波上涨; 要是降到“均值-1倍标准差”(绿框区间),指数要么震荡,要么就该回调了。当然,这个指标并不是“算命先生”,并不能精准地预测市场涨跌。但它像个市场温度计,可以帮我们监测当下市场的温度,告诉我们,股市是“危险”还是“机会”?
回到前面的问题:现在A股到底贵不贵?
数据来源:Wind,统计区间:近十年,截至20250808
还是看万得全A,当前风险溢价是3.14%,虽然比“历史均值+1倍标准差”(3.38%)稍低,但对比过去十年,“性价比”仍然超过72%的时间。
也就是说,这波上涨后,A股已经过了“闭着眼睛买”的“贪婪时刻”,但性价比还在线,甚至如果进一步分析,会发现,市场里还藏着不少被低估的结构性机会。
02
中高波“固收+”正处于布局顺风期
其实,不光股债性价比是个帮我们衡量市场温度的好工具,股债搭配本身,也是一个能让投资更稳的好策略。
这一点,大卫·史文森已经用30年的业绩做出了最好的示范。
作为耶鲁大学基金的“掌舵人”,他创下了近17%的年化回报率,这个业绩在同行中几乎难逢对手,而他对耶鲁大学奖学金的一个重要改革,就是进行资产的多元化配置。
在《非凡的成功》开篇,大卫·史文森就明确指出:“由传统有价证券构成的投资组合所表现出的多元化,远不如债券和股票的差异所表现出的多元化。”
也就是说,多元化并不是买一堆股票或一堆债券,真正有价值的多元化,来自股票与债券之间的本质差异。
股票波动大,弹性强,像高速行驶的赛车;债券的本质则是获取固定利息,波动相对平缓,更像稳步前行的货车。把这两种属性截然不同的资产放进同一个组合,就像给投资装上了“减震器”——当赛车颠簸时,货车能稳住底盘;当货车增速放缓时,赛车可能带来超额收益。
这一点,在过去10年的国内市场中也得到了验证。
从表格里几个指数的对比可以看出,近10年,主流“固收+”基金指数的回报及最大回撤均跑赢债券以及主流股票指数。
尤其是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,收益不仅比中长期纯债、短债基金指数高,还跑赢了上证指数、沪深300这些大盘指数,关键是,它的波动比股市小得多,股市上涨的时候它跟着喝汤,股市下跌的时候它自带缓冲。
现在的情况是,股票性价比还不错,增量资金又在持续往市场里冲,正好是发挥“固收+”产品优势的顺风期。
如果想要搭乘股市顺风车赚点收益,又怕波动太大睡不着觉,那么中高波“固收+”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
来看一组数据。
中泰证券回测了2017年以来的牛熊转换,发现“固收+”有两个规律:
第一,业绩和波动挂钩,牛市里,波动大的“固收+”,业绩跑得更猛。
第二,资金其实很“识货”,牛市里面,资金对波动也不那么敏感了,也更爱追那些业绩好的中高波“固收+”。
也就是说,现在越来越多的钱流向股市,正是布局中高波“固收+”的好时机,既能在上涨行情中加多分享一些股市收益,又容易获得增量资金的加持。
03
发现一只超能打的中高波“固收+”
中高波“固收+”怎么选?
最近还真的挖到一只性价比不错的偏债混合型基金——招商安泽稳利(A类019698;C类019699)。
先看它的成绩单:逆境里的韧性最有说服力。
这只基金是2023年11月成立的,时点不算理想,正好处于股市黎明前的至暗时刻,后来债市波动也挺大,但恰恰是这种“逆风局”,最能考验基金经理的功力。
基金成立以来累计回报达到16.87%,年化收益9.39%,最大回撤为-4.91%,不仅在收益上跑赢了沪深300(期间累计回报14.68%)和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(期间累计回报8.79%),在回撤控制上也表现得更加优秀。(数据来源:Wind,统计区间20231114~20250808)
数据来源:基金季报 。业绩比较基准为:中债综合(全价)指数收益率*75%+沪深300指数收益率*20%+恒生综合指数收益率(经估值汇率调整后)*5%
这也让基金的持有体验相当舒适,基金成立以来连续6个季度正收益,且每个季度都跑赢业绩基准,说明过往基金经理创造超额收益的能力非常稳定、可持续。
基金经理是如何做到的?
招商安泽稳利采取的是双基金经理制,让专业的人守好专业的岗,实现“固收”和“+”的双轮驱动。
固收部分:固收能手王娟娟掌舵,债券筑基。
在招商基金这家固收大厂中,王娟娟是有名的固收投资能手。18年投研经验,超13年投资管理经验,早年在保险公司做固收投研的经历,让她自带绝对收益思维,擅于在可控风险下为组合获取长期稳定的合理回报,是“固收+”产品中的坚实后盾。
她的操作逻辑很清晰:精选高等级信用债券,严控信用风险,并结合适当的利率波段操作,慢慢积累积累,为组合构筑坚实的地基。
权益部分:实力战将滕越,多元化配置打开收益弹性。
权益部分的基金经理是滕越。16年的投研经验、近9年公募管理经验,从券商行业研究员起步的她,能力圈覆盖机械、有色、钢铁等多个主流行业,同时对可转债、固定收益类产品也很熟悉,这种全市场的投资视野,正是“固收+”投资最需要的。
招商安泽稳利的基金权益仓位在10~30%区间,基金经理会结合大类资产配置,通过配置股票(A股/港股)、可转债、新股申购等,增加组合的收益弹性,创造超额收益。
复盘她的操作,会发现她有“三大打法”,刚好与当前的市场风格很搭。
1️⃣ 市场节奏感强:左侧布局+动态平衡
数据来源:Wind,截至20250630
对投资来说,低买高卖是理想状态,但执行起来很难。滕越的做法是,以估值为锚,用仓位做调节。
2024年三季度,市场估值压缩到极致,成交量低迷,滕越在季报里明确提出“增加左侧布局”。
季报显示,2024年二季度,基金的股票仓位才5.02%,年底就提高到了18.15%,今年二季度更接近30%的上限。这波底部的坚定加仓,让基金稳稳抓住权益反弹的大机会。
不仅大趋势抓得牢,滕越在仓位管理上也非常细致。她会根据市场、行业和个股的估值性价比情况,坚持“跌了买、涨了卖”的原则。
今年二季度市场急跌的时候,她果断买入一批被错杀的A股和H股。而到了二季度末H股涨多了,又减仓锁定利润。这些组合内持续的高低切换,也为基金慢慢积累了持续的超额收益。
2️⃣ A+H的全局视角,不浪费任何低估的机会
相比传统的“固收+”产品,招商安泽稳利另一个亮点就是,港股的配置思维很强。
在2024年三季报中,她就提到,“由于H股市场相对较为便宜,也增加了部分H股的消费、科技等行业的持仓”,当时港股配置占股票市值比就达到了42%。
后来这波中国资产全面重估的行情中,低估的港股成了冲锋号,对港股的精准抄底,也成为招商安泽稳利超额收益的重要来源。
3️⃣ 行业能力圈广泛:成长与周期一网打尽
券商行业研究员的背景,让滕越在股票组合的配置上更加积极进取。
她的持仓里既有有色金属、化工、机械等周期股,也有军工、TMT等成长股,在医药消费等领域出现低估机会的时候,也会出手进行布局,行业能力圈相当广泛。
滕越的风格偏逆向,把估值风险和安全边际放到比较重要的位置,寻找行业预期差的机会,左侧布局。
这种思路与“固收+”的目标高度契合,不赌风口,追求的是持续积累市场中更确定的收益机会。
在研究招商安泽稳利的时候,我发现,滕越还有另一只管理了8年的代表作——招商信用增强(A类217023;C类007951)。
这只产品属于中波“固收+”,权益仓位在0-20%之间,二季度末股票仓位为8.36%,更偏稳健。(数据来源:基金季报)
滕越从2017年7月管理至今,任职回报32.27%,年化回报为3.54%,长期表现非常稳定;近一年累计回报达到8.66%,最大回撤仅为-2.05%,持有体验也很好。(数据来源:Wind,截至20250808)
更贴心的是,这只基金2023、2024年每年分红4次,对需要现金流的投资者很友好。
两只产品对比来看:招商安泽稳利波动稍高,弹性更大;招商信用增强更稳,适合更稳健的资金。
04
结语:长钱配置,更需要“稳中有进”的压舱石
在市场上涨的时候,投资者往往容易忽略“风险”和“可持续性”。
但真正聪明的资产配置,是在行情好的时候,找到既能跟上节奏,又不会因为波动打乱计划的品种。
对于长线资金来说,在当前可以更多关注中高波“固收+”,既能分享股市上涨的收益,又能作为配置里稳中有进的压舱石。
风险提示: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。以上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
END
黄衫女侠|文
财商侠客行|出品
发布于:广东省信钰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